电子保函在招投标行业中的应用
目前,电子保函在招投标行业中应用的最多,尤其受疫情影响,北京、上海、山东、福建、广东、云南、四川、青海、内蒙古、辽宁等多个省份都已在建设工程项目招投标中启用电子保函。
在电子招标发展形势愈演愈烈、网络覆盖范围逐步扩大的今天,投标保函逐步朝着信息化、网络化、电子化等方向发展,而这则带动整个工程担保保函体系的电子化,履约担保、质量保证金、农民工工资担保、预付款担保等多种担保将逐渐被电子保函所取代,电子保函在未来发展中会和强大成熟的互联网实现深层次、全方面地融合,并且会在更多的领域、更多的行业发挥重要作用。
电子保函的推行
对招投标行业影响意义深远
总体来说,电子保函的使用,不仅能减轻企业负担,政府部门大力推进电子保函,有助于促进市场监管机制进一步优化,尤其是健全和优化信用机制,在全社会范围内构建起一套竞争有序、规范合理的市场运行体系。在电子保函全面应用的发展态势下,包括银行、保险公司等在内的保证人主体为减少风险、获取可观的收益,势必会在开具保函之前通过各种渠道和方法对施工公司的信誉情况、资金使用情况等进行全面深入地调查分析。所以电子保函不仅是一张证明,也是施工企业在招标投标过程中的守合同、重信用记录凭证的反映,更是反映企业在履行行为全过程中的重要信用影响。
(一)从投标企业减负角度而言,投标保函电子化,有着微观层面的革新意义。
用电子保函替代纸质保函,首先为企业节约了时间成本,企业无需去现场,线上即可完成保函的开具及投标文件中投标担保的提交。其次为企业节约了管理成本,避免大量资金积压或递送纸质保函的成本。
(二)从招投标行业改革角度而言,投标保函电子化,还有宏观层面的发展意义。
发展投标电子保函,首先是招投标电子化的必然进程。
2013年2月,我国在借鉴他国成熟经验的基础上立足于本国国情制定了《电子招标投标办法》,为国内公司开展电子招投标活动提供了明确指导,使得招投标行业变得越来越电子化、透明化及规范化。2017年初,我国多部门在全面审视国内发展现状的前提下共同拟定并下发了《"互联网+"招标采购行动方案》,该文件明确表示,在2017年,我国需要创建一套严谨规范、合理可行的电子招标采购制度,以法律的形式对电子化招标采购流程进行了清晰明确地规定。招投标全流程电子化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投标保函的电子化发展。相较于传统的纸质保函来讲,电子保函能够依托多种成熟先进的技术手段有效规避或者破解虚假招标、暗箱操作等多种情况,不仅能够使得招标采购效率得到显著提升,也能够促进信息公开化,严格控制交易成本,依托先进强大的网络实现高效、全面、实时的行政监督,促进行业稳健有序发展。
发展投标电子保函,其次是深化“放管服”的重要环节。
2018年,国家总理明确表示,在未来发展中,我国着力推进"放管服"改革,希望能够有效缓解公司在运营和发展中所承受的财务压力,使其制度性交易成本明显降低。与此同时,积极鼓励并全面引导国内企业自觉响应"放管服"改革,在部分地区积极采取措施落实电子保函的推进工作。在履约保函等各种电子保函被广泛应用的今天,管理部门便能够在电子化工程担保保函的基础上构建起行业信用体系:只要将与各项保函相关的招标人信息、投标人信息、履约情况、质量情况、农民工工资支付情况等数据等录入系统,企业信用信息便逐渐能够积累成行业信用体系。此信用机制的创建与优化无疑会促进整个行业稳健、有序、规范发展,并通过运用"守信得偿,失信惩戒"等相关准则积极打造失信者全面受限的社会环境,推动招投标行业在良好政策的引导下实现稳健、长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