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I工程质量潜在缺陷保险(以下简称“IDI保险”)是近年来国家在建设工程领域创新应用的工程质量保险保障制度。相较于传统工程质量险种,IDI保险具有“保障范围全面”、“保障期限较长”、“全过程风险管理”、“业主消费者即时索赔”等保险特点。
1)保障范围与保障期限。IDI保险保障范围包括地基基础工程、主体结构工程、保温和防水工程,如房屋住宅常见的开裂、破损、墙皮脱落、渗漏等问题,都包含在保险保障范围内。依据保障内容不同,IDI保险期限也有所不同,保温和防水工程为5年,地基基础和主体结构工程的保险期限可长达10年。
2)全过程风险管理。IDI保险的显著特点即是引入第三方专业质量风险管理机构对项目工程进行全生命周期的风险管控。质量风险管理服务覆盖勘察设计、施工建设、竣工验收、使用运营等各个建设阶段,能够有效防范和应对各类工程质量潜在缺陷风险,为工程质量提供有效的保险保障。
3)业主消费者即时索赔。过往因潜在缺陷问题导致的房屋住宅质量问题,业主在索赔维修过程中经常遇到各方推诿、甚至责任主体消失等情况,过程耗时耗力难有结果。IDI通过建立保险理赔服务机制,当投保住宅出现质量问题时,业主可直接向保险公司索赔,保险公司第一时间组织维修并先行赔付,可避免因建设单位或施工单位履行维修责任不到位而带来的不良社会影响。
通过上述保险特点可知,IDI保险在质量缺陷保障、质量风险管理、保障民生服务等方面都有着重要意义。但需要注意的是,实现上述保险保障功能的重要前提即是建立较为完善的IDI保险管理服务机制。这里主要就IDI保险管理服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IDI信息平台进行分析解读。
一、IDI信息平台:概念、内容与政策依据
“IDI信息平台”,是由保险公司或保险经纪公司等行业主体建立开发的信息化管理服务平台,承载着IDI保险承保信息管理、风险管理、理赔管理、数据统计等重要功能服务。
依据各地区试点政策要求,IDI保险各主承保公司、风控管理机构、项目参建单位等应当按照规定,及时将承保信息、风险管理、报案、查验、理赔、维修等相关信息传至该信息平台。“IDI信息平台”由各地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金融监管部门等进行业务监管。
2012年8月29日,上海市建设交通委等四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推行上海市住宅工程质量潜在缺陷保险的试行意见》,首次在上海开展IDI工程质量潜在缺陷保险试点,“IDI信息平台”即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出现在试点文件当中。
此后随着2016年《关于本市推进商品住宅和保障性住宅工程质量潜在缺陷保险的实施意见》、2017年《上海市住宅工程质量潜在缺陷保险实施细则(试行)》、2019年上海《上海市住宅工程质量潜在缺陷保险实施细则》等IDI保险试点政策的相继出台,“IDI信息平台”发展要求不断细化,日益承载更加多样化的保险管理与服务功能。
尤其在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技术快速应用推广的当下,响应国家数字化建设战略发展要求,进一步推进“互联网+监管”的创新监管方式,“IDI信息平台”在实践中日益发挥各项重要平台功能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