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通过加大绿色采购力度,切实支持环境保护,全面助力节能环保低碳健康发展。今年1-9月,济宁市节能环保采购金额3.97亿元,占全市采购金额18.26%、居全省前列。
加强信用管理,全力构建诚信体系
济宁出台采购人、供应商、代理机构、评审专家诚信管理办法,将四方当事人全部纳入政府采购诚信管理,构建完整的信用监管机制,综合运用信用评价结果,对当事人采购行为进行约束,充分共享信用信息资源,实施跨部门联合惩戒,形成“一处失信,处处受限”的约束机制。
济宁市财政局对供应商的信用记录认真甄别,对列入失信被执行人、重大税收违法案件当事人名单、政府采购严重违法失信行为记录名单的,拒绝其参与政府采购活动,引导供应商树立守信践诺、公平竞争的经营理念。对具有行贿、受贿、欺诈等不良行为的失信人员,不得聘用为评审专家,提升专家职业素养。采购人应当根据项目特点、代理机构专业领域和综合信用评价结果,从省代理机构名录中自主择优选择代理机构,促进代理机构规范发展。
采购人、代理机构开展政府采购活动时,采购文件中要明确质疑和投诉的渠道和方式,主动接受社会监督。财政部门依法依规处理政府采购领域的投诉、举报事项,保障政府采购各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财政、审计、纪检监察、公安、市场监管等部门形成协同监管和联合惩戒的联动机制,对政府采购主体的失信违规行为依法处理处罚,有效实现对政府采购活动事前、事中、事后监管。
建立预警机制,筑牢风险防控底线
济宁印发《关于全面落实预算单位采购人主体责任的工作意见》,要求采购人精准编制采购预算和计划,组织开展好开评标等重点环节活动;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政府采购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通知》,要求采购人应以“分事行权、分岗设权、分级授权”的原则,建立健全制度和机制、完善规范措施和流程,形成依法合规、运转高效、风险可控、问责严格的政府采购内部运转和控制制度,实现对政府采购活动内部权力运行的有效制约。
济宁适应电子化采购新要求,不断丰富在线监管平台功能。在交易环节,平台设置预警功能,对采购人中标公告、合同签订发送短信提醒,促进采购效率提升。在开评标环节,平台通过大数据监测识别投标人Mac地址、运用防篡改技术等手段,对可疑数据进行预警,运用技术手段从根源上破解了围串标识别难题。在履约支付环节,平台通过财政国库集中支付系统提取支付信息,比对项目履约进度和支付进度,督促采购人及时支付资金,极大提高了政府采购项目支付进度。
济宁开发“云视通”数字见证平台,将交易系统、监控设施、智能门禁、在线对讲等软硬件设施数据深入融合,人员进出情况可实时记录,专家抽取过程可在线监督,做到交易有迹可循、全程追溯,变传统的“一人一标”现场见证为“一人多标”数字见证,提高了见证质量和效率,有效避免与评标专家近距离接触可能带来的廉政风险。
运用数字赋能,开创政采大数据新格局
济宁采用“不见面开标”网上交易,实现开标过程从“面对面”向“屏对屏”转变;运行“标立通”微信小程序,实现实体介质版CA证书向手机端虚拟数字证书的跨越;推行远程异地评标常态化,实现优质专家资源共享。通过实现“数据多跑路”交易主体“少跑路”,济宁各交易主体减负降费明显。
济宁开发政府采购交易大数据分析系统,对各交易类型的分布、各月交易数据变化趋势、与去年同期数据等多维度对比分析,为交易各方主体提供了准确的交易增值数据服务,为制定政府采购政策提供数据支撑。
济宁开发启用政府采购交易电子档案管理系统,“一键归档”各业务系统的电子文件、图片、音频、视频等不同类型交易数据,实现了“一项目一归档”,为交易各方可提供电子档案预览、提醒、存储、借阅等便利服务。